近日,洈水集團工程管理中心楊志勇等五位同志奔赴洈水水庫庫區上游,開展兩年一次的水庫淤積測量工作。此次測量從 2025 年 2 月 17 日持續至 21 日,旨在精準掌握水庫的淤積情況,為后續水利設施的科學調度和水庫的安全運行提供關鍵數據支持。
測量期間,天氣條件不利,陰冷空氣裹挾著不時飄落的小雨,給戶外作業帶來了極大挑戰。水庫的部分斷面淤泥深厚,既增加了行走的難度,也對測量精準度造成了嚴重干擾。測量人員每一次測量、記錄數據,都需克服濕滑環境與不穩定地面帶來的影響。
令人欽佩的是,此次參與測量的人員中,雷體貴、李敬、肖武松、肖李四人的平均年齡為56歲,雷體貴今年已59歲。面對惡劣的天氣和復雜的工作環境,他們一如既往發揚水利人吃苦耐勞、艱苦奮斗的精神。在泥濘的庫區,他們背著沉重的測量設備,一步一個腳印地穿梭在各個測量點之間,雨水打濕了衣物、寒風凍僵了手腳,可他們始終全神貫注于手中的工作,一絲不茍地完成每一個測量步驟。
測量水庫淤積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。水庫淤積會導致防洪庫容減少,降低水庫的防洪標準,削弱水庫的調節能力,進而影響樞紐的綜合利用效益。淤積末端向上游延伸,還可能擴大庫區淹沒浸沒損失,造成庫尾航深不足,影響航運安全,甚至堵塞泄水閘門,加劇泥沙對水輪機和過水建筑物的磨損。因此,定期進行淤積測量,及時掌握水庫的沖淤變化,對于合理制定水庫的運用方式、保障水利設施的安全穩定運行至關重要。
在此次測量任務中,五位水利工作者憑借著堅韌不拔的毅力和高度的責任感,圓滿完成了任務。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水利人的使命與擔當,為洈水水庫的科學管理和安全運行貢獻了自己的力量。他們的事跡,也激勵著更多水利工作者在各自的崗位上堅守初心,為水利事業的發展不懈奮斗。相信在他們的努力下,洈水水庫將持續發揮其重要作用,為周邊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的水利保障。